刘政清高薪请来设备研发人员,投资30多万元,经过无数次的实验,终于研发成功了只需一次装夹的“钻攻铣五轴一体加工中心”。“我们计划再生产几台设备,并靠它成为国内生产针夹头最大的企业。”刘政清说。到目前,华杰已经研发成功了十几款生产设备,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从上世纪70年代初靠旧大镐等作为生产原料,用手摇钻、小台钳、平板锉磨制弯针起步,到现在开发数字控制机床,刘政清是早期6名技术骨干之一,如今更是带领小村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的带头人之一。
记者电话联系到金山缝制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锡民时,他正在香港寻找一种缝纫机压脚刀用的钢材。“以前缝纫机缝完衣服需要人工用剪刀剪断线头,公司研发了一种压脚刀,能轻松实现自动剪线。”公司生产厂长王宝强解释说,“这可是我们公司的独家产品,正在申请专利。一旦开发成功,一个月就有几十万只的销量。”
今昔对比,已经57岁的王宝强深有感触:现在材料早就用上了宝钢的钢材;加工一开始全是手工制作,后来慢慢有了一些手动车床,现在已经大量引进了数字控制机床。“但不论引进铣床,还是工具磨、平面磨、无心磨等多少种设备,都得自己开发多少种工装量具。”王宝强和记者说,尽管现在厂子里模具组有20多个人,但技术人员还远远不够。
厂区干净整洁、库房规范有序、车间洁净明亮……走进金针缝纫机零件厂,干净的厂区环境让人印象非常深刻。“你在这连一个烟头都不会找到,设备上有了铁屑等工人也要及时清洗整理。”厂长王晶宏特意带领我们参观了几乎“一尘不染”的生产设备。
“过去我们是粗放管理,物料摆放混乱,设备上的灰尘影响了产品的加工精度。”王晶宏介绍说,在客户邀请供货厂家参观时,他们被客户的管理上的水准震惊了:“那么大的公司,企业管理极其规范,一点都不感觉乱。”
“学习客户的管理模式,我们引进了‘5S’管理法”。王晶宏说,“5S”即整理(SEIRI)、整顿(SEITON)、清扫(SEISO)、清洁(SEIKETSU)、素养(SHITSUKE)。
“整理就是把物品整理好,避免脏乱;整顿就是管理有序规范;清扫就是要常常检验核查有哪一些问题;清洁就是细化问题的解决方案;素养,保持前面的做法,工人的素养就提高。”说起现代企业管理,王晶宏头头是道,完全看不出他仅仅是一名初中没毕业的农民。
打开电脑,登录系统,华杰公司的生产、库存、备料、工资结算等情况一目了然。
“2016年,我们引进了‘ERP’管理系统,现在整个公司就是在这台电脑的控制下有序运行的。”刘政清喜欢新事物,不管是新技术还是新管理模式,他都有很大的热情。
来到公司的物料库,这里的毛坯和物料工具等分门别类存放。“以前的物料全靠人工管理,六七个人管理都非常混乱。用的时候找不到,影响生产,买回来却发现库存的就在那放着,形成浪费。现在每种物料都按照品种、材质、产地、特色等录入系统,需要时几秒钟就可以查到确切位置,一个人就管得井井有条。”公司董事长助理刘英华带我们查看了摆放有序的库存物品。
2017年,河北华杰缝纫机零件有限公司获得“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”证书,精准管理使企业未来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。我们在华杰采访时,车间的地面正在刷漆。原来,水平、干净的地面对产品质量也有影响。
“日资企业的管理是非常规范的,我们从他们那里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。”王宝强说,因为公司的客户大多是日资企业,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他们的管理模式和经验,让公司发展受益良多。
随着缝纫机配件产业的发展,村里的公司发展到了五六十家。噪声污染、空气污染、废水污染,一个个问题接连出现。荒佃庄镇党委书记张建民说,尽管这个产业年产值达到1亿多元,税收1000多万元,但政府要继续引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。
2003年,一个占地369亩、有标准厂房的园区落成,吸引有发展的潜在能力的企业入驻,并帮企业发展壮大。到目前,已有20家缝纫机零件企业入驻产业园。这一些企业改进了生产的基本工艺,加强了企业管理,快速地发展壮大。“现在园区里的企业,工人少的也有100多人。”张建民说。
曾经最让人头疼的缝纫机零件加工热处理环节也有了初步处理方法——在园区里建了占地4亩的大棚,里面铺设了淬火、清洗、正火一个流程可循环利用的设备。“里面有零件加工最后一道工序用的40多个炉子。大厂子一家一个,小厂子两三家用一个。”张建民说,尽管还比较初级,但噪声、空气和废水污染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而随着园区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,如今园区里已经有了华杰公司的热处理中心。三台全自动热处理设备一字排开,淬火、清洗、正火,一个流程下来,产品在这里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后,就可以为客户发运了。“像这样的热处理中心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建起来的。”刘政清和记者说,“政府扶持100万元,我们公司投资300多万元,2015年10月建成,全行业共同使用,我们只收取成本费。”
一直以来,由于国内工业缝纫机零件没有国家、行业和区域标准,各企业全部以加工合同、技术图纸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,工艺水平高低不一,生产不规范,质量不稳定。“2009年,昌黎县制定了《工业缝纫机弯针通用技术条件》系列省区域标准,填补了该行业国内品质衡量准则的一项空白。”昌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董立军说,该标准将缝纫机零件制造业纳入了标准化管理的轨道,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,促进产业健康发展。“现在,昌黎县正在准备对原标准做重新审定,并制定其他零件的标准,以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。”
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昌黎县委全会上,县委书记刘学彬提出,要抓紧建立产业和技术联盟,强化行业自律,推进产品高端化、产业集群化。根据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,荒佃庄镇正在积极谋划实施占地40亩、投资0.8亿元的轻工业创新创业基地项目,进一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发展,完善缝纫机零件加工制造的标准化生产,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。